12月27日,市水务局、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市教育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对内蒙古科技大学创建节水型高校工作进行了现场验收。通过资料审查、实地查看、现场打分,综合评定内蒙古科技大学通过验收。至此,包头市7所高校全部建成节水型高校,提前完成自治区建设节水型高校的目标任务。
自2021年我市印发《包头市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方案》以来,市水务局、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多措并举,联合相关单位与科研院校从节水宣传教育、用水精细化管理、管网漏损控制、非常规水利用、节水技术改造与研发、合同节水模式探索、示范引领等多方面全面提升高校用水效率。
一是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强化节水宣传教育。节水型高校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市水务局、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与市教育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协调配合,明确职责,形成联动机制,有序推动节水型高校的建设。同时,市水务局加强日常节水宣传教育工作,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城市节水宣传周”为契机,组织开展节水进课堂、节水社会实践活动等,培育校园节水文化,辐射带动广大师生树立节约用水意识、规范用水行为。
二是加强节水监督检查,为高校节水“把脉问诊”。市水务局与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各高校查阅高校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用水管理、计划用水、节水设施等落实情况,实地查看高校计量设施以及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浴池等重要用水单元的具体用水情况,对节水高校创建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技术指导,为申报节水型高校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充分发挥“有解思维”,提高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我市高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有解思维”,“节”尽所能建设成为节水型高校。其中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采用洗浴计时、计流量,喷灌绿化,透水地面或地面透水措施以及雨水回收人工湖的方式提高用水效率。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改造地下管线、微喷浇灌、浴室智能系统计量等节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每年节约用水量10万吨以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建设水电消耗监管和控制平台、节水改造管网和管廊、改造田径运动场地及球类场的排水系统、新建雨水集蓄池用于绿化。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水房供水管加装单控阀门、厕所安装智能冲水阀、办公教学区卫生间安装延时自闭阀。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对浴室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更换节水喷头198个,保持浴室水恒温42℃,无须混水阀调水可节约用水量。内蒙古科技大学投入大量资金更换和维护老旧供水管网,减少管网漏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四是推广合同节水管理,点燃节水“新引擎”。包头市水务局与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相关业务部门积极引导高校实行合同节水管理,助推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其中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引进水利部推广合同节水项目——学生公寓尿液收集节水系统。经估算,学院全部卫生间改造完成后,预计每年能为学院节水1.5万吨。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改造直饮水系统和浴池系统,极大减少了学院的用水量,特别是地下水用水量由2018年前的18000t/年降低至现在的2000t/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实行公共浴池刷卡计费系统,督促学校师生形成节约用水的理念和习惯。
五是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形成“产学研用”的水利新质生产力。在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过程中,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碳达峰环境下的列车废水再利用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内蒙古科技大学研发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铁轨蒸汽养护节水循环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发明的“微渗灌自动控水阀”,实现持续为植物根部供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下一步,包头市水务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全面节约战略的号召,按照国家节水行动和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的有关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节水工作,构建“点、线、面”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切实提升全社会节约用水意识,促进形成节水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节水爱水护水惜水的热情成为全民行动与文明的新风尚。